独居老人、合租“打工人”和物业“大侠”

二楼一户人家,男主人总是清早出门,摩托车后座上固定一个巨大的筐。疫情开始,我才发现他是附近做小生意的商贩,还有个买卖蔬菜的弟弟;最近,我们有青菜、苋菜和韭菜可选。我家一度快没任何“肉蛋奶”了,于是,我咬牙找一个认识的快递员,一气买回二十多斤猪肉和鸡肉,在楼群里转卖。我们和邻居们算钱,感到很不好意思。

上海的小区团购群里,潜伏着所有的心绪

大量的群聊很快把我淹没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小区是我去年租住的,1500多户人家,对于这个小区里的其他住户,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。当时疫情还不那么严重,团购之余,他们会在群里闲聊,我知道了小区对面有一家卖鸡蛋春笋豆角的南汇店,很贵,小区门口有一家好吃的煲仔饭,有隐藏菜单,还有一家东南亚餐厅,老板会唠嗑吐槽自己的儿子。

最清冷的春天,一个快递员在上海帮业主买菜 

第一个让兰桂杰买菜的,是他认识多年的老客户。对方家里囤粮见了底,“点外卖也没人送”,不得已找到他。平时,兰桂杰只接收和派发快递,但最近这段时间,一些包裹到不了站点,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。很多封控在小区的业主又买不到蔬菜水果。兰桂杰干脆住在了公司,帮周边的业主代买生活物资。他帮家庭主妇买菜、帮八十多岁的老人送东西。

在上海方舱的19个日夜

白楠的“邻居”的“邻居”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,教英语,性格活泼。刚进来时大大咧咧,然而她连续两次核酸结果都是阳,崩溃了,哭了一天。后来白楠注意到,有一位做志愿者的理发小哥常常来找女老师聊天。两人还会共同带方舱里的几个初中生做功课。白楠猜测两人也许会发生些什么。Steven听说,有前夫前妻因为同时被拉来了方舱,感情回温。

在上海,一个网站,4000个求助的理由

我很想要一份小区里老人的名单,看能不能提供一些帮助,但没想到,整个过程异常波折。我先去居委会做志愿者,发现居委会没有名单,反而是小区保安认识几位老人。我问保安,那个拾荒的老阿婆住在哪里,他说住在阳性的楼里,接触不到,建议我去找楼长。我又找了楼长,加入一个帮老人团菜的群,才找到一部分老人。

中国社交二十年

1995年8月初,清华学生ace用台湾大学椰林风情站的系统,在实验室的一台386/Linux上架设了BBS。8月8日,中国教育网第一个BBS“水木清华”正式开放,IP:166.111.1.11。在这里,一个北京的小程序员,通过IP字段发现了同样在方正工作的暗恋对象。生活中羞涩的他在网络里却是如鱼得水,和女神天南海北聊得异常投缘,最终抱得美人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