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考古书店在冬天活了下来

开始全职工作后,我发现,这和自己小时候想象中的书店不一样。想象中的书店那么小资,那么梦幻,好像所有的东西是天上掉下来的,你就坐在那儿美美地看书就行,其他事都不用管。但现实中开一家是很碎很碎的。今天和出版社沟通,要进什么书;明天书来了,一大箱,你得搬进来,灰扑扑地拆开,摆架、上架。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:财务发信息了。

女儿童年被性侵,一个父亲的跋涉

有一次印象特别深,我在上海的一个小餐馆,很孤独,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吃饭,然后突然来了一家四口,就热闹起来了,两个孩子一男一女,大的也就5岁,真可爱啊,一家人围着小桌子吃饭,真是其乐融融那种,特别有意思。我先来的,但是后走的,看着他们进来,又看着他们离开,偷偷听他们说话,又偷偷拍了一张人家的背影,真是羡慕嫉妒恨。

《蒋公的面子》之后,编剧温方伊这十年

去年9月份左右吧,我就记得那个时候我还怀孕嘛,当时他们(制作方)是联系到我,说他们想改王蒙先生的《活动变人形》,然后让我看。我看了之后还是很激动的,因为这个题材以前我很少见到——这本小说我以前居然没有听说过。我觉得它在中国当代文学里面还是很有意思的作品。知识分子的包办婚姻题材很多,但经常看到的都是讲知识分子的苦闷。

因为他们好看

我以前接触过皮鞋制版,从他的鞋头到鞋型,再到擦色牛皮搭配中跟这样的细节,猜测这应该也是一双定制的鞋子。定制的物品价值上可能不会像奢侈品一样昂贵,但可以看出使用者对衣物的精致要求。没想到的是,隔了一两天我又碰到了他,也穿了这一身,手里依然拎着买回来的水果蔬菜。我当时就在感慨,可见他任何时候出门,哪怕买个菜都是这样精致。

那些扎进考研圣地的年轻人

周然决定考研。也只有这个决定是清晰的。至于其他,草率到有些像玩笑:爱吃肉夹馍和羊肉汤,所以报考院校选择了西安;以前报销、核算时接触到会计,觉得这个岗位被全公司「供着」,所以选择了会计专业。这一选择很快在亲戚们那里得到了确认,大家说:北上广竞争激烈,西北则好多了;女孩子还是要稳定下来,考个研再考个证,到任何时候都会受欢迎。

地铁什么都知道

清晨,马拓肩膀上的灯和整座城市一起亮起来,一侧红一侧蓝,交替着闪啊闪。走进地铁,他被声音包围:电梯刷刷声,高跟鞋敲击地板声,东北人广东人山东人贵州人打给王总李总小张小赵的电话声,地铁轰隆隆的进站声,被上班族视为噩梦的提示关门的嘀嘀嘀声……这些都和马拓无关,又都和他有关。所有人都在忙着赶路,马拓忙着看所有人。他是位地铁民警。

如父如子

43岁这年,申军良才开始学习当爸爸。他有三个孩子,但在这件事上,他完全是个新手。过去的15年,大儿子申聪被人贩子抢走、贩卖,妻子留在家里带老二、老三,申军良则拖着行李箱四处走,贴寻人启事。他的身份是寻子父亲,但因为忙着寻子,几乎没做过父亲。去年3月,申聪被找到了,申军良也回了家。隔着被抢走的15年,陌生的父子开始靠近。

当一个离过婚的女性决定再次恋爱

大部分女领导都觉得这是个好题材,而男领导除了个别有过离婚经历的,大部分都认为是在蹭热度,或者窥私、猎奇。他们站在男人的角度,觉得一个优秀男性和一个离过婚的、有过情感经历的女人恋爱是不太可能成立的命题。他们的生活经验、身边的案例都告诉他们,大部分的事实就是:不管你是否离过婚,只要你是一个单身男性,你更优秀。

​喷嚏,圆柏,以及过敏者的过春天

因为听多了“不就是过敏,至于吗”“是不是太娇气了”“应该加强锻炼”之类的话,过敏者开始发觉这是种很难感同身受的体会,只好用修辞描述过敏时的感觉,包括:恨不得把眼珠子抠出来放手里搓,放水里涮;恨不得用牙签戳眼睛、戳鼻子、戳耳朵;单眼皮揉成双眼皮,双眼皮肿成单眼皮;感觉眼睛里咬着一堆蚂蚁,喉咙里放了一只八脚猫,鼻子里装了一个小水库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