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漫步

刘岱宗说,那你告诉我,上海能跟哪个城市一样?学不学,在于你想不想干这件事,其他都是借口。在四五年后回忆起那个场景,刘岱宗还是愤怒,这样的人太多了,总是那一套,先肯定你,话锋一转,“我认同你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”,或者“我也喜欢骑自行车但我因为这个那个必须开车”。他马上会说,“我有车但我每天坐公交骑自行车上下班,为什么你做不到?”

黄师傅与他的命理之道

十二个人和两张大桌子挤在十几平的小房间里,人挤人,谈论“命”。黄易是主角,他坐在桌子后面,面对打开了PPT的电脑,背对着窗,显出模糊的轮廓。他是个命理师,外行称“算命的”,业内称“师傅”。楼下是马连道,到处是茶叶店,人走在绿茶红茶普洱茶的混合气味里,步伐也比北京城其他区域慢几拍。咱们这里有对八字或者占星有研究的吗?黄易问。

我给主播们当经纪人

我们通常对客户的称呼就是土豪,或者“神豪”,你也可以写成“神壕”,真的有钱到令人发指的程度。“土豪”可以一亿买套别墅,但“神壕”能拿一亿去娱乐消费,两者就不是一个级别了。甚至不是花在明星上的娱乐消费,就是花在主播上。当然不是一亿花在一个主播身上,而是散着玩,这里几百万那里几百万。有人曾在我们平台一晚上消费几千万。

蒋方舟:生活在全民表演时代

2015春天,蒋方舟参加了一档叫《文学英雄》的真人秀,她和另外三位作家、四位演员一起去了少林寺,他们走在寺院中心线上,踩着石刻莲花,拜望一棵1500年的银杏树,又换上灰色僧袍,跟随僧人学习“龙含珠、凤点头”地吃饭,大拇指掐在小指上,示意加饭的数量。一直有人围观,手机森森立着,跟在他们身后。蒋方舟年轻,惹眼,镜头故意多给她一些。

我要成为大网红

作美妆博主挺累的。要管理好自己,皮肤不能差,不要长痘!顶着好几个痘拍美妆视频可信度很低。我不吃火锅,也很少吃甜食,就是为了不长痘。出门妆要化好,体重要控制,服装也得注意,得把品味给穿出来……蛮累的。看那种搞笑视频好像临场发挥的,做了这一行就知道,绝对不是。我随时随地都在想,想到好笑的东西,赶紧拿手机记下来。

马伯庸:没人说作家不能当网红

我见过有人说你看他天天在微博上趴着,哪有时间创作?我直接回了一句,那是你,你觉得创作是件很难的事,必须要全部精力,对我来说一边玩一边就写了。我现在的生活不影响我创作,有些人觉得写3000字难死了,3天写不完,我1个小时就可以写出来,而且写得比你好,那我为什么不能玩微博?我又玩微博又比你写得好。

穿云箭上的手工耿

手工对应时间。一个拨浪鼓,一人一天半;一个脑瓜崩,一人一天;这是做熟了的,做新的要更久,像棒球帽上钉俩小镜子的“美女偷瞄帽”,一人半个下午加半个早上。这些计算好了,就是整块时间的规划,加上没有情绪的执行。秋天的下午,耿帅和耿达各自面对工具,没有话。耿达在院内,蹲坐在浅绿色塑料小凳子上,用一个多小时打磨四个拨浪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