弄堂里的上海老人,寂静地走过春天

灶头间大概二十几个平方,八九户人家共用,靠窗放了一排煤气灶,没有油烟机,烧饭时一团团烟雾像逃兵似的,竞相挤出木窗,日积月累,墙壁都熏得乌漆麻黑。这里是曹家街45号,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,4月初辰光,弄堂里一个外地租户,核酸阳性了,照样用灶头间,四五户人家全传染开了。楼下一个外地老太,平常下不了床,这回都阳性了。

上海“电话亭女士”:帮我说一声,感谢网友的关心

感谢广大网友对我的关心,我会在上海加油的,也希望你们更多地关心上海这些疫情,给上海这些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帮助。然后上海加油。在上海,爱上海,我喜欢在上海这个城市。我建议,你晚上7点以后,沿着黄浦区的街道走一走,看看市井当中的普通老百姓、外地人,或上海人,你会觉得他们比我有采访价值。

51户上海独居老人的现状

卢爷爷和老伴现在午饭就吃卷心菜拌面,晚饭再炒菜吃米饭,量也只有平时的一半,这样“最好不要麻烦到别人”。我们问只吃一半的量会不会饿。电话那头,奶奶抢答:“饿。我肚子咕噜咕噜里面又在叫了。不吃,等了明天再吃,今天不吃了,叫也不吃了。”卢爷爷在小区当了一个礼拜志愿者,在楼下维持秩序,组织大家做核酸。一天他跑了4栋楼。

跳江自杀背后,益阳老人失去的晚年

像老曹这个年纪的农村男子,大多数会拥有一个平静的晚年,不说大富大贵儿孙满堂,但能有钱给老伴治病,够两人生活,或许就不会像他一样,在寒冷冬日脱光衣服,翻过栏杆,从益阳市资江大桥一跃而下。这天是2021年1月19日。沉入江中第四天,老曹才被打捞上来。岸边聚集的人群中,有认识他的人看到了遗体,没有浮肿,还是跟以前一样“瘦不拉几的”。